《不抱怨的世界》读后感-读后感1600字
怀着好奇的心情,我翻开了《不抱怨的世界》一书。该书是由美国著名的基督牧师WillBowen编写,发行两年多以来,在全球80多个国家畅销,共600多万人参与到“不抱怨”活动中。
(资料图片)
一直以来,我对自己的评价都是不经常抱怨,能够理性控制自己情绪的人,但当我读完本书的第一章,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处在一种“无意识的无能”状态,这和周围绝大多数还未意识到的人一样,我们只是以为自己很乐观,以为自己不抱怨。实际上,每天我们都在不自觉的抱怨别人,抱怨自己,抱怨世界。书中对于抱怨的定义是:“所谓抱怨,就是表达哀伤、痛苦或不满。”那么仔细想想,在日常生活中,抱怨真的是无处不在,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而对自己产生的怨气,膝盖磕到桌子产生的淤青疼痛让我一周都在心里碎碎念,对男朋友不听自己的劝告而产生的满腹牢骚,周围的同事、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对于政治、世界局势、天气、交通拥挤的哀声叹气、抱怨连连。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太多含有负面能量的字眼、耳朵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了太多抱怨的话语,真的让我震惊,我本来还以为自己是乐观的人呢!
书中说的:“当你不太舒坦地察觉(意识)到,自己有多常抱怨时,你进入到第二阶段’有意识的无能’”。当我们在抱怨时,可能会尝到获得注意力或同情心的甜头,也可以会回避去做让自己紧张的事情;然而,抱怨带来的负面影响,要远远大于这些微不足道的优势。常年抱怨的人,他们会觉得自己总是不幸的,生活很累,没有希望,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孤立,因为没有人会希望自己始终作着倾听抱怨的角色。杜绝抱怨,才能与周围人建立起健康的沟通。要做到健康的沟通,最基本的原则就是: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,而且只跟那个人谈。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,这会形成三角问题,也会继续*问题,而且不能解决问题。另外,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与别人沟通时,要注意尽量陈述事实,而不是抱怨,这有一个简单的规则:假如你和A在陈述一件事情,事情的主要人物是你和B,如果不在场的B突然现身了,你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复自己和A说的话,那么你就是在陈述事实。因此,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抱怨,尽量将抱怨改为陈述事实,这是改变自己,建立起健康沟通的第一步。
书中提到的第三个阶段是“有意识的有能”。当“有意识的无能”阶段成为一种习惯,你自然就会过渡到第三阶段“有意识的有能”。这个阶段是一个超级敏感的阶段,人们会察觉到自己说的每一句话,变得十分谨慎,正面的话语会多了,因为会在话还没说出口之前,先穿越过滤器,过滤掉那些负面的话语。当然,在这一阶段,往往取代抱怨的是沉默。但这并不妨碍你与他人的交流、沟通。如果无话可说,那就保持沉默,因为沉默能够让人反省反思、慎选措辞,让你说出的话更加具有建设性,而非破坏性。英文中”spirit”(精神、灵性)一词,是来自于拉丁文”spiritus”一词,意思是“气息”,在“有意识的有能”阶段,人充其量只能简单地做个深呼吸,而不是失控地将抱怨说出口。抱怨是一种习惯,而暂停一下吸口气,就能给自己一个机会,在说话时更加小心的遣词。所以,尽量“深呼吸”,而不要“穷抱怨”。
当达到第四个阶段“无意识的有能”,你就成功了。因为,当持续一段时间有意识的“有能”(不抱怨)状态,你会发现自己更加快乐了,不再注意伤害而喊“痛”,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你想要的东西上,周围的人似乎也是这样,此时,你已经上升到“无意识的有能”状态,是一个快乐,并能感染周围的人变得快乐。
当然,人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第四个阶段,即人不可能永远不抱怨。但是经过这样四个阶段的训练,你会发现,“抱怨”只是有时候的事,并不是很常见。抱怨不会每天都发生。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,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有理由抱怨(表达哀伤、痛苦或不满)的事情,其实寥寥可数。最后,以文章中的一段话自勉:
改变你的言语,改变你的思维;
停止抱怨,在好事发生时表达感激;
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,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。
读《红楼梦》有感_名著读后感600字
经典的作品有许多许多,而古代的作品更值得珍惜!我国有四大名著,他们分别是《西游记》《水浒传》《三国演义》和《红楼梦》这其中我最喜爱《红楼梦》了。
我喜欢这本《红楼梦》应该是从它拍成电视剧开始的,但是,在电视剧中,我只能看到那些华丽的台词。也可以说,电视剧里的人物形象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。所以我*了《红楼梦》这本书。希望它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。
我通过看这本书的前言,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总体的了解。《红楼梦》是作者曹雪芹用尽10年的心血写出来的长篇小说。主要以“贾宝玉”和“林黛玉”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。他们两人一个风流多情又善良专一,一个多愁善感又才情四溢,加上两人的特殊关系,才产生那种朦朦胧胧,缠绵徘侧的爱情故事,当我看完一遍后,更加喜欢这部著作了,因为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是我最为之钦佩的。例如《红楼梦》中除了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描写,还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。
其中有泼辣干练的王熙凤,有冷静圆滑的薛宝钗,有直率能干的贾探春,有任性火爆的史湘雨……这些由作者塑造的人物充分体现了作者运用的手法,用巧妙的手法写出了每个人的特点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写作的奥妙。证明了作者曹雪芹这10年来的心血,成就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。作者不仅把这本书的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,仿佛就在眼前。就算是房间装饰物体描写,作者也一一描写出来;这更体现了这本书的价值。
我从没对一本书的感受这样多,这样的强烈,《红楼梦》——我最爱的经典作品。
标签:
关键词:
-
读后感1600字 读《红楼梦》有感_名著读后感600字2023-04-25
-
五一之后,即将涨价的5样商品,很多人还不知道,老百姓早做打算-天天新视野2023-04-25
-
全球报道:假日窗口“不打烊” 为民服务“不缺位”2023-04-25